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业开启信用评级机构年审工作

由于内部评级机制的不完善,近年来多数保险公司借助外力为投资风险和信用定价“把脉”。不过,随着近年来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令保险行业开始加紧对外部评级机构的监管力度。

中国证券网今日独家获悉,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正组织保险行业,从投资者角度,开展 2017年度信用评级机构评价工作。通过市场化评价机制,督促信用评级机构提高评级服务质量。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保险业对外部评级机构的态度是“宽进严管”,并将评级机构纳入协会自律管理。自2014年开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受托组织保险行业对评级机构进行年审,并于后期公布年审结果。

根据往年的年审结果来看,虽然获保险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已是国内近百家评级机构中的“排头兵”,不过大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如,有的机构虽然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评级质量和团队素质相对逊色;也有机构在扩张规模和加强评级质量之间没有平衡好;此外,还有据参与年审问卷调查的保险机构反映,有的机构存在评级普遍偏高的情况。

在信用评级质量方面,保险业人士指出了目前评级行业普遍存在且需要改进的几大问题。

首先,目前外部评级机构级别竞争愈演愈烈,外部信用等级对于发行人信用资质的区分度不够充分,同一外部信用等级的发行人,其信用资质良莠不齐;此外,当前外部信用评级报告重在发行人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对风险点的分析与披露方面较弱,最终信用等级的确定,从信用评级报告中较难找到充分合理的依据和支持。

其次,在债项级别方面,外部评级机构对于担保和抵质押等增信措施和信用增级效果之间没有明确的标准或逻辑,在相应评级方法论方面的信息披露也比较不充分;在级别调整方面,外部评级机构对于信用等级的调升和调降方面,没有公布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感觉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或随机性。

在跟踪评级环节上,外部评级机构对于发行人信用跟踪的及时性、信用分析深度、风险点的变化等方面欠佳,对于突发事件信用分析和点评的及时响应能力和提前预警能力欠佳。

此外,外部评级公司主动提供专业评级意见的服务相对欠缺等。(记者 黄蕾)

关键词: 保险业 信用 机构

标签阅读


}